研究发现低剂量低温等离子体仍可有效抑制肿瘤。 近日,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所研究员韩伟团队发现,低剂量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仍可有效抑制肿瘤,其机制是通过损伤肿瘤细胞的线粒体结构与功能,继而诱导发生有丝分裂灾难实现抑癌。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《先进科学》。
低温等离子体生物效能的肿瘤深度相关性示意图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所供图
低剂量等离子体诱导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灾难机理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健康所供图
?
通过检测肿瘤中连续深度层的氧化损伤和细胞死亡水平,韩伟团队发展了等离子体有效作用的评价方法,解决了现实场景下有效作用深度未知的问题。
进一步,他们通过模拟等离子体在肿瘤中较深层面的剂量衰减,发现等离子体在低剂量区间仍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。机制探索发现,等离子体处理破坏了线粒体结构完整性和能量代谢功能,造成三磷酸腺苷供能不足和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,进一步导致微管合成紊乱和纺锤体极化异常,最终诱导肿瘤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灾难,有效抑制肿瘤生长。(来源:中国科学报 王敏)
相关论文信息: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dvs.202401842
作者:韩伟等 来源:《先进科学》
上一篇:结直肠癌分层治疗技术研究获新突破
相关信息
推荐信息